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秉持“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围绕“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定位,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贯彻“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的理念,致力于培养有思想的头脑、国际化的眼光和面向先进制造领域的卓越工程人才。在“做精品本科、争一流学科、创百强大业”办学目标的引领下,学校围绕建设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共同理想,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着力实现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事业发展动力三方面的突破,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卓越工程教育”上海市属旗舰高校,全国工程教育示范高校。
学校长期紧贴制造业行业发展,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依托在医疗器械和出版印刷两大领域深厚的行业基础,积极建设生物医学工程和数字传播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急需的学科。伴随工程教育的时代发展,学校设立了“太赫兹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现代医疗器械研究院”、“电子商务发展研究院”等前沿科技创新机构,积极培育建设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设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在学科建设平台方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平台方面,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印刷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上海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获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及“包装工程”、“假肢矫形工程”2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
学校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现有29个二级学科,54个本科专业(上海理工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见附件2),其中工学门类专业30个,约占全校专业总数的55.56%,理学门类专业3个,管理学门类专业7个,经济学门类专业3个,文学门类专业6个,艺术学门类专业4个,医学门类专业(授理学学位)1个,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医学多学科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模式。
2015-2016学年,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为24557人,其中本科生17272人,硕士生6387人,博士生407人,留学生443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人数的70.33%。
学校作为上海市2015年春季招生改革试点高校之一,首次参加春季招生工作,并首次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第要求、文化考试+学校自主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考生进行综合选拔,顺利完成了70名学生的招生计划,统一文化考试面试资格线在上海市春季招生高校位列前三。
2015年秋季,学校继续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招生工作,首次实现一志愿率100%。最低录取分数线超出当地一本重点分数线20分以上的达27个省市(占87.10%),比2014年增加22.60%;超出50分以上有15个省市(占48.39%),有2个省的录取线超出当地一本重点线70分以上,创历史新高;此外,上海新生中有94.40%的学生来自于重点中学。2015年我校共录取本科新生4,148人,其中包括春季招生70人,秋季招生(含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预科转正、新疆和西藏内高班、贫困等专项和定向等)4,077人,二学位1人。另外,还完成了专升本、插班生、港澳台学生的录取工作,其中录取专升本339人、插班生605 人、港澳台学生6人。新生生源质量再创历史新高。
2015年,学校全面深化人事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激励计划”实施的实效,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共引进录用教师120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实验教师1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3.3%,海外高校毕业的占16.2%,985、211高校毕业生占69.5%。截至2015年底,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535人,具有正高职称的有176人,占比11.47%;具有副高职称的有436人,占比28.40%;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比57.07%;40岁及以下教师占比55.57%。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博士比例、海外经历比例逐年上升,学缘结构不断改善,师资队伍趋于年轻化。
学校坚持以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目标,接轨国家和地方人才计划,2015年共引进沪江领军人才9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中组部“创新千人”3人、“创业千人”1人,获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全校沪江领军人才已达到69人(含双聘院士4人、东方学者讲座教授8人、柔性工作5人)。截止2015年底,学校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含双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3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市级教学名师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以及各类省部级优秀人才106人。
学校现有杨浦区军工路334号校区、516号校区、1100号校区和复兴路校区四部分,其中1年级理工类学生主要在军工路1100号校区,经管、文学、艺术类专业1年级及其他年级学生主要在军工路334号及516号校区,中英国际学院在复兴路校区。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条件得到持续改善。
2015年,学校教学行政用房共计36.52万平方米,实验室及实验场所面积为18.84万平方米,折合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4.87平方米,生均实验室面积为7.67平方米。2015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为82904.87万元,当年净增值为5551.21万元,净增比例为6.70%,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2.85万元/生。
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军工路主馆设文献检索及工具书阅览室、科技与社科图书阅览室、中外文报刊阅览室、中外文图书借阅书库及自修室等。2015年,图书馆新购纸质图书60797册,报纸114种137份,中文期刊992种994份,原版外文期刊24种/份,中外文各类数据库47种。截至2015年底,馆藏中外文各类纸质书刊207.41万册,生均71.41册;馆藏电子图书608.96万册,电子期刊3.01万种;本科生纸质图书借出量15.55万册次,生均图书流通量为9.00册次。
公共实验中心建设是学校深入推进“卓越工程教育”,强化基础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要举措之一,其所属各实验中心包括: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训中心、计算中心、机械基础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和普通化学实验中心。中心目前具备实验教学场地约10500平方米,实验仪器总值约4540万元,教职工84人。中心紧密依托学院各学科专业的优势,整合实验教学资源,面向全校各学科专业的本科生开展各类基础实验教学,包括计划性实验、开放式自主性实验、提高性综合实验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类国家级、市级实验教学中心也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特色和潜能,积极推进学校实验教学内涵建设,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学校积极拓展学生的海外创新创业实习和国际带薪实习渠道,不断扩大我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的人数,助推学生就业能力与国际化视野培养。2015年,共接待法国、德国、英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大学来我校交流学习学生264人,其中交换生194人、5个团队70人;我校学生赴海外学习实习的学生共506人,其中本科生361人(学习交流一学期及以上154人)、研究生144人,另有部分学生短期出国交流学习。
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及各层次办学需求,积极开拓合作领域。截止2015年底,共与125所境外高等院校签署了各类合作协议和备忘录,比2014年增加13所。学校还鼓励二级学院建立各学科专业的联合培养项目,在学生的修读学科专业、学分认可等方面,开展联合培养工作;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促进中外高校教师交流,引进海外优秀师资,2015年共获批3批海外引智项目,确定引进国外高校9名高层次专家来校讲学和科研合作。
学校还不断加强和完善沪江国际文化园的管理工作,除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欧洲、亚太6个文化中心外,2015年新设法国文化中心。中心开设美国文化概览、日本文化概览、德国文化概览、英国文化概览4门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公选课程,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营造出了校园国际化氛围。2015年沪江国际文化园共举行各类特色活动137次,约13000人参加。
学校2016届本科生4387人,实际毕业4056人,毕业率为92.45%,较2015届降低0.88%;学位授予率为91.79%,较2015届降低0.77%。
在社会就业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率达到预期目标。2016届应届本科生就业率为98.13%,较2015届增加0.85个百分点,高质量就业率(签约+升学+出国+国家地方项目+直接签订合同就业)为93.68%,较2015届增加1.47%,单位性质流向主要是:国有企业24.23%,民营企业25.12%,私营企业23.24%,合资企业10.73%,股份企业5.55%,独资企业11.13%。
为听取学生和单位对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对2016届应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继续进行抽样调查和访谈调研。接受调研的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到90.05%,其中“满意”占72.12%,“非常满意”占17.92%。在毕业生个人能力方面,62%以上的单位对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团队协作能力、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等都给予“很好”或“最好”的评价。在毕业生知识体系方面,83%的单位认为学校学生“非常充足”或“比较充足”。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整体评价较2015年有所提高,学校绝大多数毕业生能够胜任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并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以上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