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动力工程系,始建于1960年。1986年9月,经原机械工业部批准正式成立。学院设有热能工程、热力发电机(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供热通风和空调、能源与城市环境、冷冻与冷藏工程和汽车工程八个专业。1999年,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调整的安排,将原先的八个专业进行了调整合并,成立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3年,学院根据国家和市场需要另成立了过程控制与装备工程、环境工程两个新专业。

      在努力培养本、专科学生的同时,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还为高水平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肯定,学科建设也得到大发展。1979年和1980年先后获得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热力叶轮机械与流体动力工程、流体力学等六个学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得热能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制冷与低温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流体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化工过程机械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1年经国家人事部和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经国家学位办和中国机械工业部批准,从1998年开始招收动力工程学科领域的工程硕士生。1998年获得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授予权。

      2002年起自主设立博士点有:生物系统热科学与技术,能源与环境工程,能源系统规划与集成,动力工程测控与仿真,能源信息系统。

      经国家教委批准,学院还有正、副教授评议权。

      1996年,学院进行校内体制改革,成立了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制冷与低温技术研究所、热工程与空调研究所、热力涡轮机研究所、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叶轮机械与流体工程研究所和冷暖工程应用研究所。经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研究所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学院还设有能源节约与开发研究所、能源工程研究所、风机风扇水泵研究所、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内燃机基础件研究所。此外,学院还编辑出版《能源研究与信息》杂志。

      学院一贯坚持教学、科研并举,在开展学术研究交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应用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动力工程学院正在为实现建设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院目前设有8个研究所、1个实验中心和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实验基地。动力工程学院致力于打造一直实力雄厚、团结奋进、富有朝气和创造精神的师资队伍。学院2013年教职员工110人,专业教师94人,其中博士70人,教授18人,副教授33人。学院师资队伍中有兼职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组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洪堡学者,中科院百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浦江计划、上海市东方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启明星、上海市人才基金获得者、霍英东基金获得者等20多人,组成了一支高学历、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

      此外,学院与国内外许多着名高等学府建立了紧密和科研合作关系,目前每年选送部分优秀在读本科学生赴日本国立福井大学、德国科特布斯理工大学、法国鲁昂大学等国外着名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并推荐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上述国外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