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19-02-22 | 浏览次数: | 61 |
这是不久前召开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场景。会上,15家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就如何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和推动《规划》落实展开探讨。
制定实施国家级青年专项发展规划,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亲自指导、亲自推动《规划》工作。
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以及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维护等一系列问题,一直都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青年在哪里,共青团组织就在哪里;青年最需要什么,团组织就力求及时出现,给予帮助。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不同时期发展状况,共青团以青年需求为导向,依托不同项目和活动,服务青年全面发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成为青少年茁壮成长、综合素质提升、筑梦未来路上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知心人”。
求知求学“大礼包”:助力青少年立志成长
时光回到1983年,改革开放为青年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青年成长成才、施展个人抱负有了更多机遇。
然而,当广大青年真正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一种本领恐慌出现在心中。青年群体中,汲取文化知识养料的紧迫感扑面而来。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现实的问题是青年工作的状况还落后于现实生活的要求。各级党团组织要更多地同广大的青年接近,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从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
让青年赶上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本领、增长才干,引领青年在改革开放事业中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成为这一时期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时,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随通知发出的还有一份“大礼包”——涵盖历史知识、政治理论、人物传记、思想修养等在内的60余种推荐书目。“青少年读书求知活动”很快在全国展开。据统计,1.2亿人参与,全国范围内涌现出数以万计的青年读书积极分子。
如何确保读书取得实效?
不少地方团组织根据参与读书活动的青年思想素质、文化程度及兴趣爱好等,分层次开展活动。到1985年,“大礼包”升级,再次向全国青年推荐80本好书。在各地团组织引领下,读书与青年自我教育、成长成才和工作结合起来。
代表青年利益,服务青年发展,向来是共青团的基本职责,也是共青团凝聚青年的吸引力所在。这一时期,共青团肩负起带领青年为发展生产力艰苦创业和在改革开放环境下造就一代“四有”新人的重要历史使命。
当大多数城市青年、学生们享受团组织赠送的这份“文化大餐”时,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却因贫困上不起学。
为此,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
1991年,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让很多人记住了那双“大眼睛”。照片背后,正是众多挣扎在上学与辍学边缘,甚至已经失学的贫困地区孩子。
而“大眼睛”本人,也曾在5年内两度失学。
很长一段时间,“大眼睛”苏明娟并不知道自己的这张照片已在1992年4月被确定为希望工程的标志,以及之后短短8个月内,该基金会收到的捐款迅速突破亿元。
1995年,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大眼睛”所在的安徽省金寨县建成。
截止到2017年年底,希望工程共资助574.8万名贫困学生,援建19814所希望小学,收到累计捐款140.4亿元。
科技双创“大舞台”:磨炼青年成才本领
“跨世纪的金鼓敲起来,跨世纪的银号吹起来……”这首熟悉的旋律,伴随着一代跨世纪青年成长。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加快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任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进一步为中国青年指明前进方向。共青团也吹响了服务青年的跨世纪号角。
21世纪前后,共青团站在新的起点,承担起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责任,启动和推进了“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服务万村行动”等项目。
培养青年岗位能手、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实施大学生跨世纪素质发展计划、举荐优秀青年人才和杰出青年、实施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组成了“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六大主干项目。
培养青年岗位能手项目以企业岗位规范为基本标准,通过组织企业青年职工广泛参与岗位训练,培养岗位文明,增强岗位技能,努力造就一支青工技术骨干队伍。
1994年初,该项目启动之初,近百家企业参与试点。2018年,有40名青年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称号,826名青年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图中心的王娟,就是这八百二十六分之一。
2006年刚进单位时,每天与海图物标、数据打交道,王娟也会觉得枯燥,也有过迷茫。
一次,两艘船因避让不及撞到一起的新闻引起王娟的注意。船上集装箱齐刷刷地落入海中,在新闻上看到这一幕时,王娟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这项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2015年,王娟参与编撰的《航标表和障碍物(碍航物)一览表》,填补了国内海图产品的空白。如今,王娟积极跟踪参与国际海图s10x的标准研究,为下一代海图变革做好基础研究。
从初入职场的迷茫到成长为一名海图“女匠”,王娟用奋斗的青春为“青年岗位能手”写下属于自己的注脚。
走上跨世纪征程,为响应党中央“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1992年,团组织发起“中国青年科技行动”,鼓励亿万中国青年增强科技意识,学科学、用科学。同时,还组织“青年科技服务团”,为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科技人员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跨世纪前后,共青团提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鼓励广大青年投身科教兴国实践,培养面向21世纪的优秀青年,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贡献青春智慧。
1999年,团中央、科技部正式宣布共同实施“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一系列青年科技创新相关的主题活动和调研在全国各地展开。团中央与中组部共同组织“博士服务团”、命名建立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和示范基地等活动,则将“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稳步推向全国。
共青团不仅鼓励国内青年投身科技创新,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还通过开展“海外学人为国服务系列活动”等,为留学在外的青年营造氛围、搭建桥梁。
2018年8月24日,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军队、港澳台及海外地区的大中小学生获得奖励。
截止到2018年,这项奖励活动已举办了11届。2004年,按照邓小平同志遗愿,捐献其生前全部稿费100万元,用于鼓励青少年科技创新。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保护明天“防火墙”: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1994年5月29日,对于全国未成年人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
这一天,被确定为“保护明天宣传日”,北京市18个区县同时开通青少年服务热线,邀请专业人员开展咨询服务。
这背后,共青团没少发挥组织动员作用。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两年后,团中央会同中宣部、全国人大司法委员会、国家教委、司法部联合发起以“孩子·明天·责任”为主题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保护明天行动”。
在团中央权益部设“保护明天行动”组织委员会,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李克强任主任。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从一开始,“保护明天行动”就采取小切口、大纵深的方式开展工作。
根据李玉琦在《中国共青团史稿》中的介绍,该项行动从解决家庭教育和文化环境中存在的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问题着手,以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为重点,采取普法宣传与解决实际问题并举,保护与教育并重的一系列措施,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
为了调动各相关系统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更好地帮助青少年维护合法权益,1998年,团中央、中央综治委办公室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共同开展“青少年维权岗”活动。
围绕青少年需求,共青团不断优化和调整服务方式。
共青团十五大以来,各地团组织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和青少年法制建设工作的脚步不断加快。“少年儿童平安回家”“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等活动相继开展。
2004年,团中央参与启动“为了明天工程”,广泛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等实践活动,创办“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网站”,启动“心理阳光工程”,呼吁公众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
2006年,全国各地相继开通“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青少年遇到困难或问题又不愿意向父母老师倾诉时,想要维护合法权益却找不到正确途径时,“12355”都在身边。
到2007年10月,全国200多个城市开通“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接受各类咨询600多万人次,受理青少年个案3万多个。至今,“12355”依然活跃在青少年的生活圈。
2015年,在上海,12355青少年网络服务平台——12355“青小聊”激活上线,这是继“12355”成立10年之后,上海共青团组织创新建设的首个通过网络方式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专业咨询和个案服务的线上互动平台。
多年来,各级团组织依托“青少年维权在线”、12355青少年服务台,搭建起线上线下紧密衔接的维权工作平台。为困难青少年开展关爱帮扶、心理健康等服务,共青团一直在路上。
综合素质“大拓展”:增强青年社会参与
走上跨世纪征程以后,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完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获得全面发展,共青团积极作为,规划和实施“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同时,以此为契机,构建促进大中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形成正确成才导向,满足青年学生成才需求。
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15年来,已累计选派27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到中西部22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100多个县市区旗服务。
越来越多的青年以志愿者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青年声音如何向上传递?团中央“代言”有渠道。
“共青团中央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是共青团依托人大、政协的社会利益表达渠道,有效履行“代言”职能、制度化反映青少年诉求的重要载体。
活动自2008年以来已举办10年,全团每年围绕统一主题,各级团组织通过深入倾听、调研,在全国两会之前和代表、委员共同研究形成建议或提案,在会上发出集中呼吁,并通过建议、提案的办理来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在涉及青少年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过程中,代表青少年提出意见建议。
中长期发展“大规划”:关注青年全面发展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话指出,共青团要积极为广大青少年实现梦想提供服务,切实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走进青年,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努力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面对新组织、新特点、新挑战,共青团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青年变化,把握转型期青年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找准突破口、把握着力点,不断增强共青团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使服务青年更全面、更细致、更贴切。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规划》,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提出一系列保障青年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党和国家青年工作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规划》聚焦当前青年成长发展迫切需要关注的核心权益和突出问题,从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长效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形成促进和保障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
进入新时代,青年就业创业、婚恋交友等领域出现新需求,共青团及时走近青年、主动作为,开展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工作。
团广东省委持续发力打造“粤团聚”网站平台,整合婚恋产业链企业资源为青年提供优惠服务。团青海省委联合银行为牵手成功的男女青年提供青年置业信用基金,帮助青年搭建“幸福小窝”。团浙江省委专门打造“亲青恋”婚恋交友平台。
聚焦青年婚恋“刚需”,“团团帮我找对象”成为各级团组织服务青年的一大抓手。青年就业创业问题,更是团组织长期关注的一项工作。
1999年,当“创业”这个词还很陌生时,共青团中央等部门推出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这一竞赛与始于1989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称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延续至今。
实际上,青年就业创业长期以来都是团组织服务青年全面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各级共青团组织围绕青年的就业创业问题,在实践中探索出不少颇有成效的青年就业模式,深受广大青年欢迎。一些地方的实践探索,甚至引起联合国相关部门的关注。
早在2003年,山东青春创业行动“3+2工程”启动,开展创业工程、就业工程、培训工程三大主体工程和“学士后流动站”建设、“青春创业园区”建设两个辅助工程。
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代表团首次访问中国时,曾专程考察这一青春创业行动。
这只是全团推进青年就业创业的一个缩影。举办“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推进青工技能振兴,为青年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开辟绿色通道,培养、选树“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鼓励一大批有志青年扎根农村,共青团一直在路上。
2002年以来,共青团中央、农业部已联合开展10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选树了一大批优秀农村创业青年。以此为牵动,各级团组织、农业部门通过技能培训、政策扶持、活动引领等举措,广泛引导返乡青年农民工、大学生扎根农村、创业致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海归返乡创业,有效带动了广大农村青年提升农业科学素质,投身现代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曾特别强调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为党做好青年工作的光荣使命。
共青团十七大以来,为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共青团中央等多家单位决定,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共青团十八大以来,团中央继续支持青年踊跃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重大科技专项及示范项目,激励青年奋发创业,深入开展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推动建设青创群、青创课、青创赛、青创板、青创园、青创云,积极为青年创业者成长成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条件。
迈入新时代,各级团组织牢记青春使命,大力促进青年发展,努力用坚持不懈的韧劲,把对广大青年的发展承诺落实成一件件实事,让广大青年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马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