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朝滋:CERNET要为教育强国、网络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19-11-12
11月12日,以“IPv6下一代互联网:新网络、新技术、新应用”为主题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在杭州隆重开幕。来自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全国高校专家、CERNET会员单位代表、企业代表170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发表了主旨演讲,他对国家网信事业与教育信息化发展做了系统总结与分析,对CERNET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雷朝滋司长表示,25年来,CERNET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我国网信事业与教育信息化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向25年来CERNET的新老建设者表示感谢和祝贺。
以下是主旨演讲全文: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与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师生代表共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参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在这里,我受钟登华副部长的委托,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今年,恰逢国际互联网诞生50周年,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5周年,教育网建设25周年,我向所有为教育网建设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的有关部门、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对长期奋战在教育网工作一线的各位老师和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IPv6下一代互联网:新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在网络、技术、应用等方面发挥示范、创新和引领作用,是国家赋予教育网及各高校的使命;构建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互联网技术创新研究试验平台、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网建设与发展的初衷。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建设教育强国、建设网络强国的新征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在新时代下承担这两项重大使命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想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推动教育网发展重点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设教育强国的形势与任务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同样,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教育现代化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教育部党组的统筹部署和系统推进下,在技术革新的有效支撑和应用驱动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办好网络教育”。这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对教育信息化作出部署和安排,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全面进入了“新时代”。上个月底,刚刚胜利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要坚定不移地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体系,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推动教育体系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文化重构,才能达成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的目标。
2018年,面对新时代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启动实施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教育信息化实现从1.0向2.0的转段升级。今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即“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提出了十大战略任务,其中教育信息化作为第八项任务被列入其中,明确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
由此可见,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对高等教育而言,教育信息化要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到2035年实现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提供重要的支撑。为了完成这一重要使命,高等教育信息化要在以下5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支撑高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衡量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长期以来,从小学到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在课堂上“满堂灌”,这种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的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信息化可以强有力地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要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变革和教学模式创新,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支撑高校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在科学研究方面拥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需要高校研究出更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引领全球科技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科技创新成果,高等教育信息化可以强有力地促进高校的科技协同创新。我们要高度重视国内外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深度科研协作,为构建跨国界、跨学科、跨行业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支撑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加快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提高管理效率、效益,优化服务体验甚至是重塑管理流程中的作用,支持各类业务的互联互通、信息的开放共享和系统的有效整合,实现管理精细化、服务便捷化和决策科学化,为师生员工减负,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基于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是支撑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针对新时代我国面临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高等教育信息化可以强有力地支撑高校的成果转化。我们要通过信息化方式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和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支撑高校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新时代要坚持“四个自信”,其中包括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要为高校的“立德树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探索通过创新手段、内容引领、强化互动等途径,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高校新媒体矩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二、建设网络强国的形势与任务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强调了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发展。二是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三是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在这3个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取得重要创新成果,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新时代高校对国家网信事业发展需要在以下5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行动。2017年11月,国家启动《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提出要把握全球网络信息技术代际跃迁和网络基础设施演进升级的难得历史机遇,实现互联网向IPv6演进升级,为网络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2018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通知》,给出了实施行动计划的阶段性考核指标,要求高校、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要率先达到规模部署的目标要求、起到示范先行作用。
二是提升信息时代教育治理能力。应对“互联网+”发展趋势,高校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规范域名管理,推动整合共享,解决系统小散乱和数据孤岛等问题,提高管理信息化支撑教学、管理、服务的能力。系统梳理高校的信息系统名录、数据资源目录和政务服务清单,基于互联网思维优化管理服务流程,切实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服务体验。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助力高校治理体系改革。
三是提升网络空间安全防护水平。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建设网络强国的保障。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做到四个坚持:“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要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要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既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等新技术新应用,又积极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教育部专门发文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国家网络安全“四个坚持”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自觉主动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水平。
四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正在发生的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判断。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紧紧抓住互联网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命门”,努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我们要有决心,树立顽强拼搏、刻苦攻关的志气,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有恒心,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目标,遵循技术规律;要有重心,立足我国国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全力攀登战略制高点。高校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和“杀手锏”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等3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争取在互联网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令人振奋的是,在上个月举办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中,清华大学的“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异构融合天机芯片”入围了15项代表性领先科技成果。
五是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做贡献。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再次强调“各国应顺应时代潮流,勇担发展责任,共迎风险挑战,共同推进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努力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网络大国发展成为网络强国,高校要在网络空间治理特别是互联网治理中积极作为,为提升我国在国际网络空间事务中的话语权提供有力支撑。
面对新形势,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占位,提升对网信工作的认识,加强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的统筹,推进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宣传教育等重点任务落实,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对教育网未来发展的要求与希望
新时代的形势与任务对教育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我对教育网未来发展提出以下6点要求和希望:
第一,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与发展。高校“双一流”建设,需要有一批高校、一批重点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教育网要以高校为重点,兼顾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网络服务的质量和能力。在支持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上,为已经联入教育网的国家超算无锡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大型物理实验数据传输,以及科学大数据、虚拟天文台、高能物理等研究和应用,继续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并且争取更多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接入教育网,进一步更好地支撑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科研装置及国际上的重大科研项目合作。
第二,大力培养国家急需的网信领域创新人才。教育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是更为重要和更加现实的战略选择。而且“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网要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必须站在前沿,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加强互联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吸引更多人参与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未来网络技术研究,培养更多国家急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创新人才。
第三,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发展提供支撑。今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专网”,到2022年实现所有学校接入快速稳定的互联网。加快“教育专网”建设,有利于消除数字鸿沟,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有利于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也有利于构建绿色、健康、安全的清朗网络学习空间。教育网及各高校应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为加快建设“教育专网”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继续落实好IPv6规模部署行动。继续在国家推进IPv6规模部署行动中起到示范作用,积极发展IPv6用户,推动教育网所有接入单位完成IPv6接入,推进教育领域IPv6规模部署,实现IPv6用户1000万的目标;积极肩负起建设网络强国的重任,充分发挥教育网联合高校的互联网领域技术先锋队的作用,立足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建设好未来网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取在互联网核心技术和标准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突破,为我国在网络空间国际竞争中增强话语权做出重要贡献。
第五,提供更加先进的网络安全保障和服务。在我们的工作中,要自觉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网络安全“四个坚持”重要指示精神,树立整体的国家安全观和正确的网络安全观。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一方面,教育网要在发展中不断加强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力争掌握网络核心技术,“以安全促发展、以发展保安全”。另一方面,要继续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根据网络安全法和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要求,加强教育网主干网和各高校校园网的安全防护,推进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等重点任务。同时,建设一批高素质的网络安全人才和运维队伍。
第六,进一步完善教育网的组织管理机制。为促进教育网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将原教育网领导小组和管理委员会合并为新的管理委员会,代表教育部实施对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管理。教育网管委会主任由钟登华副部长担任,成员由相关司局和高校组成。管委会办公室设在教育部科技司,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一直以来,机制创新都是教育网发展中的一大特点,未来教育网也应一如既往地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补充新鲜血液,使教育网具有更强的战斗力,让教育网更有活力!
各位来宾,同志们!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教育网的建设,源于国家的需要;教育网的发展,紧扣时代的脉搏。25年来,教育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试验基础设施,以及我国互联网创新人才重要培养基地。面向未来,要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方面,教育网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支撑教育信息化、突破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培养高水平互联网技术人才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要加深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趋势的认识与研判,精心谋划教育网的长远发展。
最后,我再次向教育网的新老建设者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衷心的祝福!希望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能够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优良传统和合作精神,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