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80.9-1987.7在合肥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与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赴日留学,于1998年获得着名的日本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到2001年,与日本京都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从事齿轮动力学的仿真技术研究。2001年到2004年,在日本PTC公司(Pro/e软件生产商)任CAE咨询工程师,指导日本公司从事复杂整机及零部件的静动态性能的仿真研究与开发工作。2004年回国,受聘为上海理工大学教授。2006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中国机械工程高级会员,日本机械学会会员,机械传动分会齿轮专业委员会委员,生产工程分会齿轮制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齿轮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国外长达11年的留学及研发工作中,完成了多项世界级水平成果。曾主持和参与多项日本文部省科学基金、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以及主持完成过日本许多大型公司如丰田汽车公司、铃木摩托、三菱重工等,国内徐工机械、上海机床厂公司、华菱汽车等几十余项有关大型科研研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进入三大检索20余篇。其中,在日本最权威的机械类杂志---Transactions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上与日本学者合作发表论文10篇(7篇第1作者),其中有4篇第一作者文章被日本机械工程学会的机械工学年鉴列为当年的研究进展,其中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的研究, 使我个人于1999年获得“日本机械学会奖励赏”提名。2003.7获得着名美国PTC公司的“突出贡献表彰奖”。2009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科研成果: 第一、系统地研究了零部件结合部的基于自然接触特性的建模技术、基于整机建模状态下的静动态性能的优化技术。成果成功应用到上海机床厂的80吨大型轧辊磨床、徐工科技的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日本铃木摩托赛车的静动态性能研发工作。 第二、考虑由测量仪实测的机床加工误差、热处理变形、齿面接触位置与时变啮合刚度等因素,构造一个全数字化实际齿面并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精确齿面接触分析。提出了可预测与判断齿轮振动大小的振动激振力的指标值。研制了汽车准双曲面(包括渐开线)齿轮的动态性能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软件,并应用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日产汽车公司、大发汽车公司的齿轮的生产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