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队伍 |
1、加强思政队伍建设,以全员育人带动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推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在我校落地生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壮大思政队伍,突出全员育人导向,激发全员育人活力,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和服务人员等各方面人员的积极作用,打造全员育人共同体。学校高度重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严把思政专任教师准入门槛,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另外,学校举行“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讲师选拔赛,让大学生讲师们走上讲台,担当思政课育人的新主角,讲述专业里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目前活动已经走进大中小,推广到长三角,近期学校又启动以学生社团为主体的讲师选拔赛活动,为第二课堂社团育人打造新亮点。
首届长三角地区高校“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讲师邀请赛在我校举行
2、构建长效机制,强化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一是辅导员各项配备比例符合规定。按照“高进、精育、严管、优出”的原则,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96%辅导员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思政教育、哲学社科等相关人文专业背景占比超过1/2,队伍学历层次、学科背景结构更趋合理。学校现有专职本科辅导员101人,兼职20人,师生比1:163。学校把辅导员队伍核心职业能力界定为:“职业化”发展的“融合能力”、“专业化”发展的“钻研能力”、“专家化”发展的“引领能力”。学校聚焦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素质培养,每年组织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月”系列活动,制定出台《上海理工大学辅导员工作室 (培育项目)建设与管理办法》《上海理工大学德育研究中心教研室管理办法》《上海理工大学辅导员科研团队》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构建辅导员工作室(培育项目)培育和孵化平台,加强德育教研室规范化管理和课程体系建设,组建辅导员科研团队发挥集体合力,创新辅导员工作考评办法,推进辅导员分层化培养体系,塑造了一支充满活力年轻有为的辅导员队伍。
学校举行2019年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二是建立辅导员“双线晋升”制度。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我校积极探索推动辅导员多样化发展,结合辅导员专业背景和综合素质,为每一位辅导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既保持队伍的稳定,鼓励部分成为思政教育专门人才,又能促进合理流动,为党政管理和社会其他岗位输送人才。学校制定了“双线晋升”制度,即辅导员既可评聘思政或其他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也可晋升相应的行政职务。学校依托五个中心、一个基地加强辅导员工作,即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德育研究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以及上海市思政工作队伍培训基地。为强化学习培训机制,努力提升辅导员队伍技能的专业化,学校构建“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和骨干培训”体系,增强海外研修、挂职锻炼等高级研修比重。
3、健全党委教师工作部工作体系,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会同组织部、宣传部等研究拟定师资队伍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重大政策,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师德建设机制体制,形成了覆盖全校的师德建设工作网络。学校成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健全教师思政工作体制机制,出台《上海理工大学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办法》,起草制定外籍教师、荣誉评选、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流程规范。学校将思想政治表现和职业道德要求作为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明确“师德一票否决”制。学校颁布《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工作思政考核实施办法》,对教师及其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聘任工作中的思政考核方法、程序做出详细规定,并将教师的网络文明行为纳入师德考核内容。学校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人才引进、课题申报、师资培养、职称评审等多个工作环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 相关材料:
●历史专区